禁止使用盒武器
禁止使用盒武器
禁止使用盒武器
“经验就必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色彩的语言文字,如果侵犯到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请联系我,我会第一时间道歉并改正。”
“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念佛诵经,不如本事在身。人生百态,竞相怒放,一个人的经验不可能完全地适配任何人,如果完全按照本文的经验套用在自己身上,造成的任何后果均不由我(本文作者)承担。”
“有泄露高校敏感信息行为,或有过失言论,完全非主观行为,请联系我,我会第一时间改正!”
前言
2024年的保研季正值全球科技飞速发展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特殊历史时期,被时代浪潮推动向前的2025届保研人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的走向,甚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将详述我本人在2024年保研季夏令营与预推免的独特经历与心路历程,介绍我亲历的部分保研院校的考核方式,报录情况,选拔特点等,同时为有志于保研相关方向的同学们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如有保研意向, 建议先了解保研黑话, 请自行查阅. 以下为一些我觉得写的比较好的博客和参考博客:
个人情况
一句话总结: 极低rank, 有一定科研背景, 不排斥读博, 谙于人鬼话术
本科院校: 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本科生 (视作中九)
成绩排名: 本人只用到了前五学期排名, 35%+; 预推免 20%+
英语成绩: CET-4 570+; CET-6 530+
竞赛情况: 两项水赛国一, 数模美赛M, 若干校赛奖项
科研情况: 进组造两年轮子, 发了一篇魔改Transformer的水文, 一段大模型的科研, 一个高维医学小样本分类项目. 做过的项目都是一手负责完成, 能回答大多数常见问题
编程水平: 无ACM, 面向项目与实战的代码编写学习, 基于多种生成模型的python, 生疏的C与C++ (为了机考硬凑的)
综合素质: (学习以外的都算综合素质) 两段学生工作经验 (副班长和青协);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能力颇佳, 道歉能力颇佳
评价: 排名是大污点, 这导致华五不能过初筛, 直博也毫无希望; 四六级过线就行, 学院面试时一般都要额外考核; 科研有亮点, 不是课程做的 toy play, 贴近当下热点; 专业课, 机试共有三天速成水平; 个人形象不佳, 但面试话术较为灵活
报名方向与院校
all in AI, 除了纯理论来者不拒, 主打一个随遇而安, 意向算法岗或高校就业, 不想做开发, 所以博士硕士都可以接受; 考虑到个人排名极低, 申请以直博为主; 各个方向都投了, 但集中在 CV, LLM, MLLM, 少量的 AI4Sci 和 Robotics.
夏令营
- 上海AILab-OpenMMLab, 直博 (二面挂)
- 上海AILab-OpenGVLab, 直博 (一面挂)
- 上海AILab-OpenRobotLab, 直博 (未面试, 套磁信忘改老师名字了)
- 西湖大学工学院, 直博 (入营, 未优营)
- 人大高瓴, 直博 (未入营)
- 人大信院, 直博 (入营, 候补到offer)
- 人大苏州, 专硕 (未入营)
- 南大电院, 专硕 (未入营)
- 成电计院, 学硕 (未入营)
- 上交电院, 直博 (未入营)
- 清深AI, 专硕 (未入营)
- 北深信工院, 学硕 (入营, 未优营)
- 中科大6/10系, 差两分钟报上名 (笑)
- 中科院计算所, 直博 (霸面, 拿到信工所offer, 最终去向)
- 哈工大SCIR, 直博 (拿到实验室offer)
预推免
- 哈工大计算学部, 直博 (入, 最终没有面试, 927又打电话让面试)
- 南大智科, 直博 (未入)
- UESTC, 学硕 (鸽, 考虑后没有找联系的老师要推荐信)
- 浙大计院, 学硕 (未入)
申请具体情况
序言
说是序言, 其实已经是在文章写完一半后才匆忙动笔. 我本想像JP那样, 写一些肺腑之言, 但每每摸到键盘时都不知道要敲一些什么.
划掉, 不予公开
准备工作
我的夏令营准备工作颇为紧张, 没有一个学校准备时间超过3天, 一直在边笔试面试边准备. 简历推荐信获奖材料等等不作介绍.
由成绩排名说起. 笨人前五学期的成绩摇摇欲坠, 且厌恶考研, 本着不能保研就申全奖直博的想法, 第六学期得过且过. 直到合作的同学参加南大和清华的夏令营, 在其劝说下才开始准备升学. 与大多数保外的同学不同, 我所有保研的工作都是在六月开始的. 朋友讲, 都如此了, 为何不试试?
也是因为上面的现实情况, 我错过了很多学校的夏令营报名. 华五学校大多在六月初就截止报名, 清华和南计更是六月初夏令营业已结束. 彼时我仅认真搜集过西湖大学的资料, 因为西湖大学有三批博士入学的机会, 保研次年五月还有一次本科毕业生的直博面试与录取, 这是无法保研的退路之一.
申请初期 (6月, 对其他同学已经是中期了吧) 我显得无比放松与随意, 没有准备专业课, 没有准备八股, 没有准备leecode, 没有准备模版问题. 因为我没想到能收到面试, 排名35%+? 保研面试? 听上去就遥不可及. 也是同期, 我开始陶瓷. 我生硬地过了OpenMMLab的一面, 倒在原以为简单的二面上; OpenGVLab的面试更是让我无地自容. 我安慰自己说, 所有的面试都以提升面试能力, 了解保研情况为目的. 这使我错过了一些不错的offer.
收到了一些八股专业课的打击和强com的入营后, 我浮于表面地准备专业课, 主要复习了数据结构, 抱佛脚看了看计网计组数据库 (翻开书就算复习的那种), leecode hot100 过了7道题, 看了些博客解析. 复习时间为七月初到七月中旬, 与参加夏令营同步进行, 所以复习进度也不尽如人意. 总体而言, 最终我仅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与算法技巧, 但是在直博申请中不同老师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 (当然顶尖院校或强导的学生都要掌握的).
夏令营
以下是我亲自参加的夏令营. 主要按照时间顺序陈述
1. 上海AILab-OpenMMLab
院校介绍: 我的理解里, 上海AILab是商汤背靠国家建立的研究机构, 和国内很多高校都有合作, 合作形式一般为联培博士, 即学籍挂在学校, 培养在AILab. AILab确实会提供不错的资金支持和科研指导, 所以很多老师也乐于送学生去AILab联培. 本校也有老师与AILab联培, 不过官网不会写是了. 上海AILab下面又有很多实验室, 大模型, AI4Sci, 自动驾驶, 数据安全, 应有尽有. 有关评价并不全是正面的, 也有传闻讲香港背景的老师要政策性离职.
招生: 上海AILab的招生比较灵活, 可以向实验室投递简历, 也可以向具体的老师投简历, 也存在老师本身在高校任职, 和学生沟通让去AILab的情况.
个人情况: 我是通过MMLab邮箱投递简历. 该渠道有3轮面试, 理论上是一面面基础, 二面面简历, 三面面团队, 算是很硬核的考核了. 一面会考代码和八股, 考查形式完全由面试官决定, 有同学考了leecode形式的算法题, 有同学手撕Transformer或注意力机制, 加之一些Transformer八股, 深度学习八股; 二面面简历; 三面哪个老师看中简历了就有老师面试, 没有的话就是走流程进池子, 有老师后续看中了再面试.
我认为面试体验和面试官强挂钩, 我经历的一面和二面基本是基础和简历反过来了. 二面体验不太好, 被揪着某个不会的比较基础的点疯狂追问 (当然确实是自己的问题了, 这些确实应该掌握的). 其实就是菜
一些朋友们和网友们面试的内容, 这方面xhs上其实有很多经验帖:
友人A, UESTC, 一面挂: 面试一个小时, 先自我介绍, QA 环节问了下 ViT 的细节, SwinTransformer 的优缺点, 他们改进的优势和相似的工作. 让写多头注意力机制, 没写出来, 被简历坑了.
友人B, HIT, 进二面: 面试一个小时, 十分钟自我介绍, 没有 QA, 剩下时间写代码. B 还问面试官能不能考写个自注意力这种, 面试官讲他也看面经, 面经里很多自注意力的知识, 所以反其道而行之问算法. 代码是考的算法题, 没有手撸 Transformer (微笑脸), 就是递归的那种算法题, 基本三十行代码就能解决的那种, 他没查浏览器就解决了. 这位同学很 nice, 还把算法题给我看了下, 虽然最后我没考算法.
网友C, BJTU: 简历里有目标检测, 给的算法都是目标检测里会用的. 考的 FPN, 让写 NMS. 他个人评价是, 不会考你会不会算法, 如果考生不知道会让看论文写, 还告诉考生论文的 method 在哪里.
网友D, SEU: 纯 NLP 简历, 想做 AI agent 方向. 问了十分钟简历, 剩下四十多分钟全在出题写题. 代码写网络通讯, 调用大模型调用工具, 部署在另一条机器上, 实现调用接口. 考试中提出上网查, 被同意了, 可以随便解决这个问题. 考了三个题, 做出来一个半, 剩下的告诉了面试官思路. 没考数据结构与算法.
2. 上海AILab-OpenGVLab
院校介绍: GVLab 的代表性工作是 InternLM 系列, 有很多做大模型的组. 投完简历后进池子, 老师感兴趣会约面试. 面试会考察非常多的基础知识(提前写在招生广告上), 包括但不限于微积分, 线代, 数据结构,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八股, 也会拷打简历.
个人情况: 面试时有七八个学长学姐轮流问问题, 数学数据结构我基本都没准备, 学长学姐们没有过于刁难我, 还是给了我一些尊重, 感谢感谢. 后面谈简历谈的比较快乐.
小插曲: 个人有一段 low level 的研究经历, 所以约面的是一个 low level 的团队. 然而约面时HR没告诉我这个团队是做 low level 的, 我由于 GVLab 的 InternVL 以为也是做基座模型的团队. 面试时谈到为什么两段科研经历跨度那么大, 于是大肆谈到个人对 low level 的不良印象 :). 遂寄.
3. 西湖大学工学院
院校介绍: 西湖大学是弱com, 25级新生依然是和浙大的联培, 毕业证发的是浙大的, 且西湖大学很有钱, 据说显卡集群比浙大所有组加起来要多. 西湖大学的bar比华五普通组要高, 没有科研很难进去, 听浙大学长讲, “管理成熟的组, 没有去组里实习基本拿不到offer”, 事实也是如此.
西湖大学没有各个高校和研究所的复杂层级关系, 一个实验室一个老师 (或称独立PI), 不存在大老板小老板的说法. 学校老师普遍较为年轻, 年纪较大的老师也有很强的学术水平. 计算机的研究方向十分前沿, 基本没有纯做cv灌水刷点的老师, AI4Sci, 3DVision 和具身智能实力比较强劲, 一部分老师有很强的工业界背景, 窃以为研究方向是多元化且处于学术界前沿的. 抛开校区位置, 双非title不谈, 是一个我很想去的地方, 这里很确实很适合做研究.
西湖大学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学校, 在有稳定资金来源的情况下我认为他有光明的前景. 夏令营期间学校鼓励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 将学生地位摆的比较高, 这点是后续其他夏令营很难感受到的.
个人情况: 由于对多个老师的方向都感兴趣, 我就给很多老师都发了邮件. 很幸运的是, 某牛导博士筛简历时没看到我的rank :), 师兄明确说一起入营的基本都是985高校的rk1rk2且有论文或强科研经历, 有种让我知难而退的感觉. 于是我稀里糊涂入了第一个营. 老师是转做 AI4Sci 的, 组内面试时博士师兄模糊表达了看中我大模型的背景, 面试结束讲最好要来实习一段时间, 才好拿offer.
但组内面试没有老师参与, 所以我和老师实际接触的时间只有夏令营面试的不到二十分钟, 答没有实际做过 AI4Sci 的时候老师已经在摇头了, 遂寄. 考虑到能否保研的不确定性与个人的时间安排, 没有参与后续组内实习.
小插曲: 在北深和人大谈到我还入了西湖, 老师们都笑了, 不约而同的都交流到 “给的钱多!”
4. 人大信院
院校介绍: 人大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已经成为国内大模型研究不可忽略的机构, 高瓴夏令营宣讲上称 “all in 大模型”, 第一个大模型综述貌似是RUC的赵鑫老师团队发表的. 人大高瓴是从人大信院独立出去的学院, 现在人大信院也还留有一部分做AI的老师, 不过其数据库研究会更强一些. 人大只有夏令营, 优营鸽完给候补, 顺次递补, 拿到offer后进行双选.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人信基本上是入营即优营, 没有 wl, 递补到快60名, 一共给了79个优营. 即使在九月二十号左右, 人信教务处老师依然给被候补学生时间考虑是否接受offer, 且正常工作时间外也能打通教务处电话并进行沟通 (你知道我想补充什么的). 人大宿舍略显老旧, 带有上世纪的美丽, 但校区位置学校环境男女比例食堂价格都还算好. 能双选到好老师的话, 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
个人情况: 据称, 24年人大夏令营的bar和北大软微的bar基本一致, 可惜我开始准备时软微报名已然截止. 人大高瓴和人大信院都是强com. 信院考核分为笔试机试面试, 笔试主要考察数据结构; 机试今年有3道类似CSP的题, 我做了半道 (笑); 面试选数字抽题, 我抽到数据结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 进行一个三道题都不会的速通, 我看着老师的笑容一点一点消失的, 但其他问题都答的还不错. 人大信院同期和上海某校和南大智科撞时间了, 所以我在名单中还能排到中部稍靠后.
人大信院的入营是令我意想不到的, 专业前面也有报名信院但没有入营的同学. 也是通过对人大考核的准备, 我突击了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 看了看(真的只是看)leecode. 也是差不多此时, 我发现我在面试上说人鬼话术的长处, 进一步取长截短 (笑).
人大信院符合我申请意向的老师两只手数得过来, 我通过合作同学的关系认识了某学长, 对人大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也由此参与了老师的两轮面试. 组内面试整体而言还好, 但是夏令营排名太靠后了, 根本没有和老师双选的机会 :D
小插曲: 我本以为本校会放我入营, 宿舍都没收拾就飞了杭州, 到杭州告诉我本校没入 :), 于是拿着不多的行李直接去了北京.
5. 北深信工院
院校介绍: 北深是清本北本清深北深里知名度相对来讲最低的那一个, 且坑导居多, 强导套磁要求繁琐. 北深计算机貌似没有博士点, 不申请鹏城实验室的联培博士就只能申请硕士, 老师放实习且不坑的话是就业向的好去处. 我去的那几天正是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深圳近海, 水汽多, 大片大片的云朵很漂亮. 但是北深的校园环境较弱 (毕竟没有本科), 更像是类似研究院一样的打工环境.
北深是纯弱com, 夏令营往年没有笔试机试, 今年多了笔试写伪代码. 入营和拿到优秀营员与否全看老师, 没联系老师劣势很大, 专业rk1因此被我刷下去了.
个人情况: 就我个人而言, 我套磁了院内强势老师 (非强导), 面试时老师拉了所有candidates在一个会议里轮流介绍, 由这个面试得到老师的推荐. 但是笔试答的很不好, 面试的时候被lh指着成绩单一门课一门课问为什么考的这么差, 差点现场红温. 最终对大海的向往胜过了北大title, 加之组内实力的考量, 没有拿到offer. 其实就是菜
小插曲: 夏令营最后一天是和导师交流的时间, 我去大小梅沙和深圳湾看海了 :), 我猜测是这是没有拿到夏令营offer的一个原因. 此外, 建议熟悉简单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6. 中科院计算所
院校介绍: 一般戏称中科院各个所为"学历寄存器", 出来就业认可度和本科关系很大. 计算机相关的研究所主要在北京, 计算所, 自所, 软件所, 信工所并称为"京四所". 自所做人工智能的团队会更多一些, 计算所做体系结构的团队会更多一些, 软件所了解不多, 信工所做网安的团队多一些. 不过每个所也不是严格按上述方向划分的, 计算所也有VIPL等做CV很强的组, 信工所同理. 但是研究所会缺少一些上学的氛围, 不会有丰富的校园生活, 更像是打工一样.
一般而言, 研究所内导师水平方差极大, 我认为选到好导师远比选到好title重要 (读博向). 有关研究所认可度的争议无止无休, 看看就好. “东亚人唯一的价值, 就体现在, 和别人的比较上”
计算所以体系结构闻名, 学术上认可度很高. 这里引用一段话
计算所是超弱 com。报名时会填一个意向导师,然后所里初筛一下,出一个入营名单,没有入营也没关系,有霸面机制,各个老师或课题组可以自行邀请一些未入营的同学参加考核,收到邀请的同学和入营的享受同等待遇。计算所只要老师同意录取你就行了,所里不管。计算所强组非常强,可至清北级,比如:陈yj老师的寒武纪组(GPU)、胡ww老师的龙芯组(CPU)、vipl 组(CV)等。
考核内容: 个人感觉VIPL组霸面的人比所里的入营名单要多, 考核相当硬核, 包括机试笔试面试. 机试使用VS, 学长在后面看被考核学生的全程操作; 笔试包括数学, 算法,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八股, 英文写作与翻译, 综合能力测试 (IQ题); 面试不同组方式不一样.
7. 哈工大SCIR实验室
SCIR实验室是国内做NLP很强的组, 且近些年发展势头很猛. NLP范式改变后, 组内转向了大模型的方向, 已经有很成熟的研究经验与研究成果了. 组内与国内各个大厂都有很强的联系, 就业上完全不输华五.
进实验室需要同时拿到实验室的offer和哈工大计算学部的offer, 但是实验室的话语权直博会比硕士多一些. 实验室往年有笔试机试, 今年有两轮线上面试, 一面共十分钟, 简单介绍个人简历, 老师问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面是很多老师和博士一起面, 但是也是问的比较宽泛. 整体而言, 入面就已经筛了很大一波简历, 最终能否拿到offer看个人面试表现如何. 但是想去超强导需要提前联系, 组内以哈工大本部哈工大威海及东北一些学校学生为主要生源, 坑位不多.
note: HIT卡9, 对泥电的学生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HIT往年有鸽学生的先例
预推免
由于保研名额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的预推免十分简单. 由于某些原因, 9月份我没有时间参加线下预推免, 没报名其实是懒了. 最终报名了哈工大和信工所的线上预推免. 但是, 推免加分申请的公布一度让我失去了保研的希望, 于是我放弃了哈工大的面试. 927在外头耍的时候, 哈工大又打电话讲下午线上面试, 然而去向已定, 放弃了面试.
信工所不同研究室面试内容不同, 我面试的四室, 偏人工智能方向. 面试共二十分钟, 十分钟简历和专业知识, 十分钟英语面试.
总之, 由于保研名额的不确定性, 我半个九月在打P5R.
保研圣经
- 年年如此, 底层逻辑没变的, 运气是对勇敢者的馈赠
- 大部分人就是忍不住, 害怕没学上, 去一个不满意的学校后悔三年
- 保研资格就是你最大的筹码, 大家都是三个志愿, 畏畏缩缩只会失去机会, 20岁不搏一下, 等30岁吗?
- 10月20日才关包烟系统, 20多天足够你联系大部分导师了, 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
- 自己心里有个高度的呀, 随便上个学校, 对得起三年努力的自己吗?
- 预推免形式差没关系, 就像人跳的时候, 要先下蹲
- 现在offer越集中越是利好, 无论别人再厉害都只能去一个学校, 剩下的都是给我的. 别人越恐慌, 我越兴奋, 我知道机会是留给勇敢者的
- 9月28后, 重新洗牌, 没有勇气的人都会出局, 机会就在这里, 就看你把不把握得住, 上个中九还是华五, 就是看你的心态
929基本华五都有被鸽的院系, 不过929是勇敢者的游戏
复盘
- 直博过程中科研/竞赛/成绩的重要性. 华五强组: 直博科研和成绩都不能少; 其他院校: 科研>成绩>竞赛
- 能及时获取与分析有效信息是一种能力. 举些例子, 加入绿群, 加入保研小团体, 训练xhs与某乎的推荐系统
- 合作至上
“本校保研的竞争,有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如果你能以霹雳手段,纵横捭阖,那么保研生活就会更阳光一些,尔虞我诈的生活就会更少一些。待人之道,用人之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拉拢人心,排除异己,合作共赢,美美与共。语言与社交的艺术,还希望同学们自行锻炼。如果你问我途径的话,我认为社团和学生组织是个好途径,但终究逃不过一句话:很多时候需要你主动踏出第一步,在大学,机会不会自己去找你。”
- 成电的学长学姐们非常优秀. 我由认识的同学为纽带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 他们在我保研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这也是写下这份文章的主要原因, “吃水不忘挖井人”
- 不要害怕和老师交流, 面试中不要拘谨怯懦, 应说尽说, 不会的话疯狂道歉
- 科研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外寻求帮助, 闭门造车不可取. 我闭门造车造了两年, 深感时间没有利用好
- 切勿过度内耗, 切勿过度内耗, 切勿过度内耗
最后, 感谢大学三年里帮助过我的学长学姐, 以及互帮互助陪伴我走过这些路的同学们. “许多有逻辑有意义的话题都显得不合时宜, 可是总得说点什么”, 那就以这句诗作结吧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成风